千萬噸級大型煤礦年產能合計 65040萬噸 占全國總量的18.63% 數量總計40處 占全國總量的0.98%
千萬噸級大型煤礦建設年產能合計 14540萬噸 占全國總量的14.48% 數量總計11處
全國生產煤礦年產能合計 349089萬噸 煤礦數量為 4070處
2018年4月,國家發(fā)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做好2018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明確了2018年再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提出不斷提升煤炭供給體系質量,由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系統(tǒng)性去產能、結構性優(yōu)產能為主。2018年煤炭行業(yè)去產能工作穩(wěn)定推進,同時,全國煤炭優(yōu)質產能也在有序釋放,為全年煤炭市場穩(wěn)定運行奠定了基礎。
煤炭產能退出情況
2012年開始,由于煤炭市場需求下降、煤炭產量增長過快,煤炭行業(yè)出現了結構性產能過剩,煤炭價格開始下降,企業(yè)出現大面積虧損等問題。為促進煤炭行業(yè)平穩(wěn)運行和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國家提出要遏制煤炭產能無序增長,嚴格新建煤礦準入標準,停止核準新建年產能低于30萬噸的煤礦和年產能低于90萬噸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按照《關于“十二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煤炭行業(yè)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煤礦7100處,年產能5.5億噸,其中關閉煤礦年產能3.2億噸。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年產能總規(guī)模為57億噸左右,其中正常生產及改造的煤礦年產能為39億噸,停產煤礦年產能為3.08億噸,新建改擴建煤礦年產能為14.96億噸。
2016年2月1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煤炭行業(yè)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fā)展的意見》,工作目標是:在近年來淘汰落后煤炭產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2016年12月,國家發(fā)改委、國家能源局發(fā)布了《煤炭工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兑?guī)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化解淘汰煤炭行業(yè)過剩落后產能8億噸左右,通過減量置換和優(yōu)化布局增加先進年產能5億噸左右;煤炭生產結構優(yōu)化,煤礦數量控制在6000處左右,年產能120萬噸及以上大型煤礦產量占80%以上,年產能30萬噸及以下小型煤礦產量占10%以下;煤炭生產開發(fā)進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占95%以上,產業(yè)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煤炭企業(yè)數量在3000家以內,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企業(yè)產量占60%以上。
2016年國家計劃退出煤炭年產能目標2.5億噸,實際退出3.17億噸,超出目標26%。2017年,國家計劃退出年產能1.5億噸,實際退出1.63億噸。2018年1月至7月實際退出年產能0.8億噸。計算以上數據,2016年至2018年7月煤炭年產能合計退出5.6億噸,完成了“十三五”產能退出計劃目標任務的70%。其中,山西省退出年產能6890萬噸,貴州省退出年產能5314萬噸,四川省退出年產能3951萬噸,河北省退出年產能3637萬噸。目前,煤炭去產能已經進入結構性去產能階段。
當前煤炭產能情況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告,截至2018年6月底,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照齊全的生產煤礦有3816處,年產能34.91億噸;已核準(審批)開工建設煤礦1138處(含生產煤礦同步改建、改造項目96處),年產能9.76億噸。其中,已建成進入聯合試運轉的煤礦201處,年產能3.35億噸。
從礦井分布規(guī)模來看,全國生產煤礦產能集中于年產能500萬噸以下的煤礦。當前全國生產煤礦年產能合計349089萬噸,煤礦數量為4070處。其中,年產能在120萬噸以下的煤礦年產能為94352萬噸,占生產煤礦產能比重為27.03%,煤礦數量為3229處,占生產煤礦數量的79%;年產能在120萬噸至500萬噸(不含500萬噸)之間的煤礦年產能為144467萬噸,占生產煤礦產能比重為41.38%,煤礦數量為730處,占生產煤礦數量的17.94%;年產能在500萬噸至1000萬噸(不含1000萬噸)之間的煤礦年產能為45230萬噸,占生產煤礦產能比重為12.96%,煤礦數量為71處,占生產煤礦數量的1.74%;年產能在1000萬噸以上煤礦年產能為65040萬噸,占生產煤礦產能比重為18.63%,煤礦數量為40處,占生產煤礦數量的0.98%。
全國千萬噸級大型煤礦年產能合計6504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18.63%,數量總計40處,占全國總數的0.98%。其中,內蒙古產區(qū)千萬噸級煤礦年產能32200萬噸,煤礦數量為16處;山西千萬噸級煤礦年產能10500萬噸,煤礦數量為7處;陜西千萬噸級煤礦年產能16000萬噸,煤礦數量為11處。三?。ㄗ灾螀^(qū))共有千萬噸級煤礦34處。除此之外,新疆有3處千萬噸級煤礦,安徽、云南、寧夏各有1處。
全國建設煤礦產能集中于年產能120萬噸以下的中小煤礦。建設煤礦年產能位于120萬噸以下煤礦年產能為38484萬噸,占建設煤礦產能比重為38.33%,煤礦數量為938處,占建設煤礦數量的82.43%;年產能在120萬噸至500萬噸(不含500萬噸)之間煤礦年產能為26070萬噸,占建設煤礦產能比重為21.22%,煤礦數量為155處,占建設煤礦數量的13.62%;年產能在500萬噸至1000萬噸(不含1000萬噸)之間煤礦年產能為21300萬噸,占建設煤礦年產能比重為21.21%,煤礦數量為34處,占建設煤礦數量的2.98%;年產能1000萬噸以上煤礦年產能為14540萬噸,占建設煤礦產能比重為14.48%,煤礦數量為11處,占建設煤礦數量的0.96%。
截至目前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建設煤礦年產能合計100395萬噸,煤礦數量為1138處。其中,進入聯合試運轉的煤礦年產能為34197萬噸,占總建設煤礦年產能的34%,進入聯合試運轉煤礦數量為202處,占建設煤礦數量的17.75%。聯合試運轉指的是煤礦竣工驗收前,要進行磨合試生產,一般時間為3個月至6個月。
全國建設煤礦類型主要是資源整合、改擴建、技術改造、新建四種。其中,資源整合煤礦年產能為38931萬噸,占建設煤礦年產能的38.76%,煤礦數量為671處,占建設煤礦的59%,資源整合煤礦數量最多;改擴建煤礦年產能為9993萬噸,占建設煤礦年產能的9.95%,煤礦數量為158處,占建設煤礦數量的13.9%;技術改造煤礦年產能為8591萬噸,占建設煤礦年產能的8.56%,煤礦數量為155處,占建設煤礦總數的13.62%;新建煤礦年產能為42898萬噸,占建設煤礦年產能的42.7%,煤礦數量為154處,占建設煤礦總數的13.53%,新建煤礦產能最大。
千萬噸級大型煤礦建設年產能合計14540萬噸,占全國建設煤礦總產能的14.48%,數量總計11處,占全國的1%。其中,內蒙古產區(qū)千萬噸級煤礦建設年產能11440萬噸,煤礦數量為8處;陜西千萬噸級煤礦建設年產能1000萬噸,煤礦數量為1處。兩地煤礦合計9處。此外,黑龍江和新疆還各有1處。2018年11月,國家發(fā)改委批復了關于陜西榆橫礦區(qū)北區(qū)大海則煤礦項目,該項目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qū)境內,礦井設計年產能1500萬噸,榆林再添1處千萬噸級大型煤礦。
產能地域分布情況
煤炭產能區(qū)域集中,向西部發(fā)展的趨勢明晰。2015年國家能源局發(fā)布《關于促進煤炭工業(yè)科學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意見》對優(yōu)化煤炭開發(fā)布局提出“控制東部、穩(wěn)定中部、發(fā)展西部”的總體要求,依據煤炭資源稟賦、市場區(qū)位、環(huán)境容量等因素優(yōu)化煤炭開發(fā)布局。今后一段時間,東部地區(qū)原則上不再新建煤礦項目;中部地區(qū)(含東北)保持合理開發(fā)強度,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適度建設資源枯竭煤礦生產接續(xù)項目;西部地區(qū)加大資源開發(f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統(tǒng)籌協調力度,重點圍繞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大型煤電基地和現代煤化工項目用煤需要,在充分利用現有煤礦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新建煤礦項目。
從煤炭產能地域分布來看,今年集中程度進一步提高,當前,內蒙古、山西、陜西三?。ㄗ灾螀^(qū))生產煤礦和建設煤礦年產能總計291166萬噸,占全國總量的64.77%,其中生產產能和進入聯合試運轉的年產能合計為247484萬噸,占全國總量的64.6%。分省區(qū)來看,山西年產能總量為123225萬噸,占全國總量的27.41%;內蒙古生產煤礦和建設煤礦總年產能109785萬噸,占全國總量的24.42%;陜西年產能總量為58156萬噸,占全國總量的12.94%;新疆年產能總量為18479萬噸,占全國產能的4.11%;河南年產能總量為17996萬噸,占全國產能的4%;貴州、山東、安徽年產能分別占全國產能總量的3.84%、3.46%、3.45%。
在建產能向西部集中趨勢明顯。內蒙古、山西、陜西三?。ㄗ灾螀^(qū))煤炭建設年產能總量為72817萬噸,占全國總量的72.53%。分地區(qū)來看,內蒙古建設煤礦總年產能26780萬噸,占全國建設年產能總量的26.67%;山西建設煤礦年產能總量為28410萬噸,占全國總量的28.30%;陜西建設煤礦年產能總量為17627萬噸,占全國總量的17.56%。寧夏、新疆、甘肅、青海建設煤礦年產能占全國建設煤礦產能比重分別為5.28%、2.88%、2.19%、1.13%,此四省(自治區(qū))建設煤礦年產能合計占比11.48%。
此外,煤炭供給需求地域逆向分布加劇。煤炭供給集中于西部地區(qū),而我國煤炭主要消費地集中于東部及南部,由于東部煤炭產能退出、中部煤炭適度發(fā)展,供需逆向分布矛盾未來可能加劇。華東、京津冀、東北、中南、四川、重慶、云南、兩廣等地區(qū)均為煤炭調入地區(qū)。我國北煤南運、西煤東調的運輸需求進一步加大。因此,國內煤炭調運對鐵路運輸需求進一步提升。
煤炭優(yōu)質產能增長空間
2018年,國家發(fā)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聯合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產能置換政策加快優(yōu)質產能釋放 促進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優(yōu)質產能釋放的“四個支持一個鼓勵”。“四個支持”是指支持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增加優(yōu)質產能;支持優(yōu)化生產系統(tǒng)煤礦增加優(yōu)質產能;支持煤電聯營煤礦增加優(yōu)質產能;支持與煤炭調入地區(qū)簽訂相對穩(wěn)定的中長期合同煤礦增加優(yōu)質產能。“一個鼓勵”是指鼓勵已核準(審批)建設煤礦增加優(yōu)質產能。國家對支持的煤礦進行產能置換折算比例提高,加速優(yōu)質產能投放市場進程。
從最新數據來看,全國范圍內未進入聯合試運轉的建設煤礦年產能為66198萬噸。其中,內蒙古范圍內有年產能12650萬噸,占全國的19.11%;山西范圍內有年產能22765萬噸,占全國的34.39%;陜西范圍內有年產能8267萬噸,占全國的12.49%。三?。ㄗ灾螀^(qū))合計年產能43682萬噸,占全國的66%。未來煤炭產能增長的主力仍然集中于這些地區(qū)。
其余各?。ㄗ灾螀^(qū))未進入試運轉的建設煤礦產能有:黑龍江省年產能3062萬噸,占全國的4%;河南省年產能2265萬噸,占全國的3.42%;新疆年產能2500萬噸,占全國的3.78%;云南省年產能2067萬噸,占全國的3.12%;甘肅、青海、寧夏地區(qū)合計年產能4938萬噸,占全國的7.46%;四川省、貴州省年產能均為1600萬噸,占比均為2.4%;其余各省(自治區(qū))合計占7.43%。
《煤炭工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提出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礦關閉退出,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炭產量控制在2億噸內;縮小魯西、冀中、河南、兩淮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生產規(guī)模,到2020年,這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產量控制在4.25億噸;控制蒙東(東北)、晉北、晉中、晉東、云貴、寧東大型煤炭基地生產規(guī)模,到2020年,這6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產量控制在17.5億噸;有序推進陜北、神東、黃隴、新疆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建設,到2020年這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產量控制在15.7億噸;形成1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其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的95%。
(文章來源:中國煤炭報)